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务法制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地方动态 >>正文

肇庆四会法院以司法之力护航平安建设

时间:2024-12-19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政法网

  

  国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平安建设事关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近年来,肇庆四会市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推动平安四会、法治四会建设为抓手,立足主责主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有力量、有温度的司法之力促进法院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守护群众万家灯火。

  公正司法惩治犯罪

  守护辖区万家灯火

  近日,四会法院审结一起涉玉器特大诈骗案件,被告人李某以代卖玉器为由,于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从126名被害人处骗走数量不等的玉器、K金链,多次将骗得的玉器质押给金银回收店、典当行、珠宝寄售店、商贸公司等,或到回流平台低价变卖。

  在打击该起涉玉器诈骗案件过程中,四会法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纵深推进打击关联犯罪,加快办案节奏,缩短办案周期,严把案件质量关,多次召开公检法联席会议确保准确定罪量刑,在四会政法委的有力协调、指挥下,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的协作联动,全面核查案件财产线索,协同相关部门及时查扣案涉财产、冻结赃款账户,尽最大努力挽回被骗商家经济损失,最终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责令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人民币合共10786315元;其余玉器在执行阶段兑现后按比例退赔。

  

  刑事案件公开审理庭审现场

  依法严惩刑事犯罪,是人民法院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大局、推进平安建设的必然要求。2024年1-11月,四会法院依法办理672件刑事案件,严惩危害社会治安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暴力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审结被告人黎某等6人生产、销售假药罪一案,审结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32宗43人,促进四会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前移纠纷化解关口

  绘就基层新“枫”景

  “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很满意!”近日,四会法院联合四会市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四会宝协”)成功调解一起跨境电商直播销售玉器纠纷,买家李女士获全额退款后致电法官团队表达感激之情,“多亏你们多方协调,我才拿到了退款,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不久前,李女士在小红书直播间网购一款“红翡佛公”吊坠,收货后发觉吊坠品相不佳,申请退货退款,但遭商家拒绝。该案起诉到法院后,承办法官联合四会宝协,借助行业协会人员的专业知识分析玉器质量,最终通过“巡回庭审+行业调解”的方式解决争议,双方达成退款退货协议,并在法官的监督下,商家在收到李女士退货后如期将货款全数返还。

  

  法官团队与珠宝玉石行业协会人员共同调解

  这是四会法院联合多部门,前移纠纷化解关口,系统构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体系,助力四会平安建设的工作缩影。近年来,四会法院高度重视前端治理及多元纠纷化解工作,牵头共建了金融、道交、房地产物业等“法院+”纠纷化解平台,设立宝协诉讼服务站,借助行业专业性开展诉前调解,联合镇街党委在辖区内13个镇(街)共建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实现“一镇街一中心一法官”100%全覆盖,纵向打通村(社区)、镇(街道)、法院矛盾化解三级路径;积极探索多元解纷新路径,打造“枫桥经验”实践样本,建立起“人大+法院”“政协+法院”多元解纷机制,与肇庆高新区人居环境建设和管理局、肇庆高新区房地产行业协会共建肇庆高新区房地产物业纠纷一站式化解中心,不断拓展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径。

  经统计,今年以来四会法院在诉前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276件,同时指导调解成功3002件,抓前端治未病工作成效不断凸显。

  守正创新

  服务保障营商环境

  四会是知名的“中国玉器之乡”,全球最大的翡翠玉器批发市场和玉器加工销售集散地,玉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支撑。

  四会法院主动把审判执行工作放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思考和谋划,创新打造“党旗引领·法耀玉乡”党建品牌,构建“玉器产业链+司法服务链”融通模式,出台《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服务保障玉器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

  

  法官送法进企业

  “十条措施”既吸收了四会法院近年来探索以整合解纷资源、强化刑民执协同保护为核心服务玉器特色产业链取得的部分成果,又推出了建立涉玉器案件立审执“绿色通道”、常态化开展“入户式”释法问诊、健全跨境、涉外纠纷送达机制等一系列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保障护航玉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有助于稳定玉器产业市场主体法治预期,助力打造四会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四会法院共审结各类涉企民商事案件5728件,处理标的额达38.62亿元,成功执行并兑现案件债权8.05亿元,通过合同、公司类案件审理,强化市场主体的契约意识、规则意识、风险意识,保护投资和交易安全。

  打好醉驾“惩防治”组合拳

  培植平安建设沃土

  在第十三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当天,四会市60余名公职人员以及曾发生过酒驾行为的12名人员走进四会法院现场旁听三起危险驾驶案件庭审。以身边事警示身边人,直观的庭审现场就是一堂深刻的法治教育课。

  2024年以来,四会法院常态化开展醉驾危险驾驶罪案件庭审观摩活动14场次,合计邀请了700多名干部、企业职工以及群众等到场旁听,切实以案释法、以案示警。

  为准确把握“醉驾型”危险驾驶类犯罪案件发展态势,分析该类犯罪成因,提出相应治理建议,四会法院认真梳理分析了近三年审理的醉驾案件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并向相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醉酒驾驶治理工作的司法建议》,以司法建议“小切口”推动道安办牵头制定了酒驾醉驾治理工作方案。

  此外,为充分运用法律惩戒、教育引导等治理手段,四会法院与四会市人民检察院、四会市公安局联合制定《关于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工作指引(试行)》,建立起醉驾案件协同快速办理机制,同时积极探索醉驾案件社会公益服务机制,与四会市司法局联合印发《关于“醉驾型”危险驾驶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社会公益服务的实施意见》,将符合法律规定,自愿接受社会公益服务、参与法治宣传等的承诺纳入刑事处罚的考量因素,以《道路安全服务令》的实施发挥良好的行为矫正效果及社会示范效应。

  强化司法服务

  不断夯实基层平安建设

  “现在开庭!”随着一声法槌声响起,模拟庭审正式拉开帷幕。一场别开生面的以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件进行改编演绎的“模拟法庭”在东城中学拉开了序幕。

  今年11月,四会法院联合多个部门在四会市东城中学开展“模拟法庭+线上直播”活动,约70名师生代表现场观看,四会市有关学校师生3万余人在云平台同步观看直播,为师生们开启“沉浸式”学法新体验。

  

  法官点评现场

  近年来,四会法院认真抓好“八五”普法、“法律六进”工作,拓宽思路,创新举措,持续开展巡回庭审及送法进校园、进乡村等活动,同时组织安排30多名党员干部下沉陶丽社区、沙尾社区开展“平安大走访”活动,累计走访企业、商铺80多间、居民150多户,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平安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努力营造平安建设的浓厚氛围,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与满意度。

  下一步,四会法院将继续延伸法院审判职能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投入到提升群众安全感的工作中去,切实把平安建设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原文链接:https://www.gdzf.org.cn/xbsy/gddt/content/post_17518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务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务法制网 zw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