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畴沃野领唱“兴”歌——沈阳市司法局选派党员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时间:2024-12-10 作者:佚名 来源:辽宁长安网
他们离开亲人、以村为家,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们与当地干部群众同甘苦、共奋斗,与村民建立了深厚感情;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奋敬业,与广大干部群众一起紧紧围绕新形势下农村工作大局开展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他们就是沈阳市司法局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连日来,记者采访了部分来自监狱戒毒系统的驻村“第一书记”,他们奋斗在乡村、扎根在基层,在黑土地上写下了初心答卷。
“第一书记”名片
吴志权沈阳市张士强制隔离戒毒所一级警长,法库县秀水河子镇许家堡村“第一书记”。
许明沈阳市张士强制隔离戒毒所三级警长,法库县卧牛石乡卧牛石村“第一书记”。
刘帅帅沈阳市东陵监狱六监区副监区长,新民市胡台镇西公太村“第一书记”。
高清国沈阳市东陵监狱办公室二级高级警长,康平县方家屯镇十家子村“第一书记”兼驻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吴志权(右一)组织党员走进“党课阵地”
“党课阵地”走进小院、炕头
驻村期间,“第一书记”们立足工作实际,深入田间地头,以党建为引领,以强村富民为抓手,致力乡村振兴农民致富。
吴志权创新打造“1+1”党建模式,在原有传统党建模式上,利用本镇红色资源,借助党史教育基地和秀水河子歼灭战纪念馆,打造“党课阵地”,组织党员走进“党课阵地”,变“说教式”党课为“沉浸式”党课,提升党课吸引力和感染力。许明采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组织全村党员学习领会,将学习的讲堂“搬”到行动不便党员家炕头上、小院里,向党员传达党课学习内容和党的创新理论。高清国为村党总支的54名党员上党课,先后在8个村民小组中建立党员中心户、党员示范户16户,组织开展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戴永江学习活动,让党员学有榜样。
刘帅帅(右一)参加幸福长者食堂揭牌仪式
幸福长者食堂充盈关爱的“烟火气”
一间食堂藏人间烟火,一顿美餐聚邻里真情。西公太村有周边乡镇第一家农村老年食堂——西公太村幸福长者食堂。“我们这里配备了现代化的厨房设备和餐桌椅,每天为老年人提供两顿营养餐食,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并且按照公共就餐服务标准,在原料采购、饭菜制作环节严格把关,保证了饭菜的安全卫生,为老年人提供了全面的营养保障。”刘帅帅对记者说。
食堂实行本村9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65岁以上老人每餐2元的收费标准,最大限度地减轻了老人的经济负担。同时,幸福长者食堂还成立了一支十余人的志愿者队伍,每天为用餐老人提供义务服务。“这里真不错,我们几个老伙伴在一起吃饭,一起唠嗑,既解决了吃饭问题,又促进了邻里和睦。”正在幸福长者食堂就餐的张大爷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高清国(右一)走村入户问冷暖
打造乡村“名牌”一“网”情深
“多亏振兴工作队帮我们卖地瓜,他们的脑子‘活’,想了各种渠道帮助我们,如今咱村的地瓜卖得可火了。”十家子村村民感激地说。高清国驻村以来,带领十家子村振兴工作队联系农业专家传授红薯脱毒栽培技术,使十家子村地瓜真正成为有机、绿色、无毒的高端农产品;邀请网络直播团队进行专项网上宣传,联系沈阳的社区、商服、机关食堂等部门购买。
同样,在卧牛石村,许明协助万禾生态养殖农场、张氏酒业等村内优质农产品企业进行农特产品宣传销售,累计销售黑五鸡500余只、绿皮鸡蛋近千斤、纯粮白酒600余斤,直接经济效益近6万元。吴志权尝试创造特色产业,利用许家堡村地势平坦、土地耕性好、土层厚且锁水好的自然条件,发展特色鲜食玉米产业,鼓励本村优秀青年党员来参与种植,与法库县全域电商平台合作宣传推广。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原文链接:http://www.lnfz.cn/news/756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