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服务就在家门口——沈阳市大东区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时间:2024-07-28 作者:佚名 来源:辽宁长安网
·集体简介·
沈阳市大东区司法局着力打造功能完善、质效齐升,具有大东辨识度的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以看得见、摸得着、有温度的高质量服务,扎实推进便民惠民服务举措,2024年3月荣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数字点击·
大东区共建成区、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155个,公共法律服务站规范化率达100%。三年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共接待群众咨询6000余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66件,群众满意度99.8%,“一站式”解决群众问题。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为市民办理业务
·看得见·
“串珠成链”
让公共法律服务有广度
大东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集法律援助中心、智慧矫正中心、行政复议中心于一体,大厅有咨询区、等候区、私密谈话区、自助服务区等服务区域,还开设残疾人、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设置了宣传栏,摆放着各类法律宣传资料,方便群众在等候的过程中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原来申请法律援助得去法律援助中心,办理公证也要去公证处。现在好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站式都解决了……”日前,在沈阳市大东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申请法律援助的市民说。
咨询区人头攒动,专业的律师和法律工作者耐心倾听群众的诉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法律疑问。
记者看到,这里忙碌而有序,中心工作人员正以专业、高效、贴心的服务,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服务。“我们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要素集成、部门联动’的公共法律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审批流程、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负责人对记者说。
·摸得着·
“多元培育”
让公共法律服务有力度
大东区司法局积极培育一批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实践的企业“法律明白人”队伍,为企业合规发展“充电蓄能”。
2024年春节前,外籍留学生穆某在小北手机市场购买一部二手苹果手机,由于误操作,其手机ID信息丢失,致使无法使用。春节过后,穆某多次与商家进行交涉,双方在维修及价格上没有达成一致,在大东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涛哥人民调解工作室”团队的努力下,经过多次与商家沟通,制定“退、换、修”三套方案,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圆满解决此次纠纷。
·有温度·
“品牌驱动”
让公共法律服务有温度
从邀请CCTV12《法律讲堂》主讲人到二台子公共法律服务站现场直播、连线答疑,再到“1名村居法律顾问+1名社区‘法律明白人’”的“法律小喇叭”抖音直播,一直以来,大东区司法局全力为基层群众提供“用得多,用得上”的法律服务。
前不久,聋哑人刘某因与张某产生矛盾后被推倒,导致左手桡骨骨折,神经受损,术后仍有手抖现象,生活无法自理,多次手术费用无力承担。刘某家人多次与对方沟通赔偿无果后,求助法律援助。“我们第一时间启动援调对接机制,开通绿色维权通道,约见对方当事人及其委派律师。”大东区法律援助中心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最终,在多次协调沟通释法后,双方达成和解,在3周内刘某得到了一次性支付的赔偿款。
·记者手记·
采访中,记者真切感受到了大东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专业、高效和为民服务的浓厚氛围,从一件一件事例中也体会到了大东区司法局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的努力。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这正是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来源。
原文链接:http://www.lnfz.cn/news/721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凌源第一监狱:办实事 招招见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