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代办、花钱保过?这些职称骗局要小心
时间:2024-12-10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政法网
“职称”作为反映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就业选择、薪酬待遇、岗位晋升甚至积分落户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然而,部分不法分子利用他人“走捷径”的心理,打着“全程代办”“花钱保过”的旗号行诈骗之实,不仅严重侵犯他人的财产权益,而且损害职称评审的公平性和规范性。今天,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朝阳区检察院)检察官带领大家揭秘“职称代办”背后的套路。
202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小王添加了某教育公司销售员工何某的微信。何某经常在朋友圈发布关于学历、职称的课程广告,小王刚好在备考中级会计师职称考试,于是经常找何某咨询职称考试相关的网络培训课程。
2022年3月,小王因多次参加中级会计师的职称考试都未通过,于是再次与何某取得联系。何某自称有渠道能“保过”中级会计师考试,只需要交4.5万元的办事费用,保证随便考考就可以通过考试。小王将信将疑时,何某又补充道“第一年哪科不过退哪科,保证两年之内三科全过,一年只过一科或者两年之内三科未过的钱款全退。”小王心想反正不过也能退钱,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转给何某4.5万元。
2022年9月,小王信心满满地再次参加了中级会计师考试。然而,考试成绩公布的那一刻却“心碎了一地”——三门考试都没有通过,小王找到何某询问情况,并要求退款,但何某此时却开始推托。直到再也联系不上何某,小王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于是立刻报警。
事实上,何某早已于2021年底从某教育公司离职,该公司本身也只提供网络培训课程,从未向客户承诺过可以通过职称考试;而何某本人也并没有渠道或关系可以保证小王通过考试,收取小王的钱款后也全部用于其个人消费。
案发后,何某积极认罪,全额退赔并与小王达成赔偿谅解。后何某因涉嫌诈骗罪被朝阳区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至法院,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2024年7月,人社部制定《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职称评审的全过程监管。对此,检察官在此提示:
《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规定,职称评审中的失信行为将作为申报评审职称或参与职称评审工作的重要参考,严重失信行为将纳入职称申报评审失信黑名单并依法予以失信惩戒。因此,广大专业技术人员要杜绝侥幸心理,坚守诚信底线,不轻信“全程代办”“花钱保过”等虚假广告,要按照规定程序参与职称评审。
原文链接:https://www.bj148.org/sa1/yasf1/202412/t20241204_167034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一怒之下剪光缆,损人害己落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