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务法制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政法文化 >>正文

学习李拔事迹 传承循吏精神

时间:2024-11-02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长安网

  学习李拔事迹 传承循吏精神

  ——读《循吏李拔》

  □李佳


  《循吏李拔》 寒山 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为李拔的后人,我非常荣幸能读到《循吏李拔》这本好书。这本由寒山(原名陈启西)先生创作的长篇历史人物传记,讲述了我的先祖李拔公的生平和为政理念,这不仅对我个人,对李氏家族,对于广大的读者,尤其是公职人员亦有重要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李拔,字清翘,号峨峰,清乾隆年间的官员,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教育意义。书中详细记录了他从四川犍为黄旗坝的放牛娃成长为大清道台的历程。作为其后人,每当提及这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清正廉洁的先辈时,我内心总是充满了无比的自豪和敬仰。通过对《循吏李拔》的阅读,我仿佛能够窥见他当年在仕途上的风风雨雨,以及他那种刚正不屈、为民请命的高洁情操。

  先祖李拔公,在每个一个职位上,都脚踏实地贯彻“治国安邦” 理念,无论是治河渠、治陂塘,还是推广农业、禁赌禁毒,他都以一种近乎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也要求身边的官员。书中提到他在不同地方任职时的种种政绩,每到一地都必修志,纂修了《福宁府志》《福州府志》等不少地方志书,无不体现出他对历史的重视和对后人的负责任态度。李拔的为政理念无疑是对今天的公务员队伍一种深远的启示。

  寒山先生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实地考察,用一种近似考古的方式,重现了李拔的一生。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使《循吏李拔》不仅是一部历史传记,更是一部极具教育意义的公职人员必读书籍。细细读来,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受到先祖李拔公而忘私、身先士卒的为官风范,无不让人深思。

  此外,寒山先生在书中对李拔公治理各地的详细记录,如修城垣、建桥道等,不仅仅是政绩的罗列,更是通过这些具体的政策实施,展现了李拔以百姓心为自己心的政治理念。长阳、江夏、汉阳、福宁、福州、衡州等地的百姓为其立去思碑,足见他在人民群众中深受爱戴和尊敬的地位。

  捧着《循吏李拔》细细品味,越读越感觉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作者寒山先生用了十年时间潜心钻研和写作,让先祖拔公的形象和精神得到更为具体和生动的展现。通过书中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叙述,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拔公的生活背景、个人品质及其政治成就。这种认识超越了家族几十年口耳相传的片段,变得更为鲜活和真实。

  透过这本书,拔公的品德和为政理念,给予了我巨大的教育和启示。他的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精神,以及勇于担当、力行实干的态度,是我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学习和实践的重要精神指南。作为其后人,我深感有责任将这种优秀的家风和为官理念传承下去。同时,它也提醒我需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体现拔公传给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循吏李拔》这本书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也是一份激励和责任相随的礼物。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对于文化传承有着特殊的贡献。它不仅仅记录了一个官员的生平事迹,更是一段时代的文化和社会状态的缩影。我将珍视这份文化遗产,并努力让这种矢志不渝的公仆精神得以在新时代继续发光发热。

  责任编辑:林少颖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4/fayuanwenyi_1031/4927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务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务法制网 zw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