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务法制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法眼追踪 >>正文

劳动关系“绕弯弯” 用工主体责任不能“躲猫猫”

时间:2023-11-26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政法网

  

  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某货运公司主张已将外卖业务连环外包给其他公司,劳动者又作为个体工商户与外包公司签订承揽协议,某货运与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关系。经审理,法院从主观合意和客观从属性标准考量,最终判决劳动者实际与某货运公司建立劳动关系。

  2018年6月,王某开始从事外卖骑手工作,接受李某日常管理,工资由某人力公司、某信息技术公司、某外包公司接替支付。对于用人单位,王某主张其与某货运公司建立劳动关系。某货运公司主张已将从外卖平台承接的配送业务外包给了某外包公司,该外包公司又将此业务再次外包给某劳务公司,同时王某登记为个体工商户并与某劳务公司签订承揽服务协议,因此王某与某货运公司不存在劳动关系。王某起诉要求确认与某货运公司的劳动关系。

  经法院调查,某货运公司自2019年11月起将外卖业务连环外包,最终外包给某劳务公司,王某于2020年4月13日与某劳务公司签订承揽服务协议。但在此期间某货运公司一直给王某购买雇主责任险,外卖平台软件显示王某自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期间为某货运公司关联公司的全职骑手,自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为某货运公司全职骑手,外卖平台短信列明的薪资发放主体为某货运公司。

  北京三中院审理后认为,在涉及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认定时,应坚持“事实优先”的劳动关系认定原则,根据用工事实认定企业和劳动者的关系。判断双方是否存在劳动管理,应从“主观合意”和“客观从属性”两个角度分析。

  所谓“主观合意”,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知晓并同意与特定对象建立劳动关系。所谓“客观从属性”,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具有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和组织从属性。综上,北京三中院认定王某与某货运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原文链接:https://www.bj148.org/sa1/ajbb/202311/t20231122_165963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务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务法制网 zw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