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法院推进多元解纷机制见成效,新收传统民事案件下降11.37%
时间:2020-02-11 作者: 来源:
近年来,衡水法院主动争取党委领导和支持,积极开展诉前引导和调解,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努力让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2019年全年,新收传统民事案件9714件,同比减少11.37%,诉源治理成效初显。
科学定位人民法庭职能,就近向群众提供立案、司法确认、诉前调解、司法公开、法律咨询等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进人民法庭工作和乡镇综治中心工作深入结合,对群体性纠纷、重大案件及时进行通报反馈和应急处理,形成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协作配合的纠纷解决互动机制,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深入开展法官与村干部对接活动,推动法官与辖区村干部、基层综治专干做好对接,变坐堂问案为主动进村入户解决纠纷,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将诉调对接平台建设与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结合起来,建立集诉讼服务、立案登记、诉调对接、涉诉信访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在道路交通、劳动争议、医疗卫生、物业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土地承包、环境保护及其他纠纷多发领域,与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等进行资源整合,推进建立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平台,动员各方面力量合力化解纠纷。加强与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的沟通联系,探索建立律师调解工作室,鼓励律师参与纠纷解决,最大限度降低成诉率,减少社会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