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务法制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法眼追踪 >>正文

门头沟绘制图谱规范村庄民宅修缮

时间:2020-01-07 作者: 来源:

  美丽乡村

  本报讯(记者 蒲长廷)村址不变、宅基地不变、胡同肌理不变、文物古树位置不变、一户一宅不变、老宅院不变,门头沟区委区政府编制印发《门头沟区村庄民宅风貌设计导则》,绘制示范图谱,通过六个不变,最大程度留住乡愁、乡情、乡貌,留住京西村庄的特色风貌。

  近日,位于门头沟区清水镇小龙门村的朗诗乡居开业,让老宅有了重生的喜悦。饱历沧桑的老宅古意盎然,不仅保留了古宅风情,记录着旧日时光的老旧家具与生活用品也均被保留下来。寒冬季节,走进朗诗乡居,一股暖意扑面而来。把朗诗乡居建成全季候运营的民宿,是朗诗绿色建筑技术的目标和实力。没有太多耗电的设备,绿色建筑技术能让每一栋朗诗乡居具有恒温的效应。能耗是北方民宿的痛点,很多民宿冬天运营耗电量居高不下,朗诗乡居在保证客户居住舒适度的前提下还大大降低电量使用。

  让城市与乡村更近,让城市与乡村不同,打造精品民宿,让城市的人找到向往中的诗和远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朗诗乡居通过盘活村中闲置房屋打造民宿,推动当地旅游,守好绿水青山的同时,瞄准绿色要效益,打造绿色GDP。

  朗诗乡居只是门头沟区留住京西村庄特色风貌的一个缩影。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门头沟区是本市唯一的纯山区,也是保存传统村落最多的地区。除爨底下、灵水、琉璃渠、三家店等14个获得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称号的重点古村,全区还有55个历史风貌保护较好的普通村落,保护好古村落就显得格外重要。

  不同于重点古村在村庄保护和建设方面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普通村落的民宅改建尚处于村民随意、自发的状态。为了加大对古村的保护,留住乡愁,门头沟区将所有古村的违法建设进行了统一拆除,并率先在全市出台首个村庄民宅风貌设计导则《门头沟区村庄民宅风貌设计导则》。设计导则遵循六个不变原则,即村址不变、宅基地不变、胡同肌理不变、文物古树位置不变、一户一宅不变、老宅院不变。通过六个不变,最大程度留住各个村庄本来的味道。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中涉及门头沟区的138个村庄,均按照历史年代、地形地貌、特色文化、保护级别四个维度进行分类。每一种类型的村庄及其民宅怎么改,都有相应的指导原则和示范图谱。同时从村落、宅院、细部三个层级,提出风貌控制要素。如村落的整体格局、街巷肌理、公共空间、景观小品、基础设施;宅院的院落格局、建筑层数、建筑体量、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建筑细部如门窗、立面、墙体、屋顶、装饰等。此外,全区各镇都配备责任规划师团队,对导则的实施进行指导。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务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务法制网 zw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