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务法制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地方动态 >>正文

纠治违规挂证取酬问题

时间:2024-12-26 作者:佚名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我心存侥幸,把证挂靠在别的地市,没想到还是被发现了……”2024年10月,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一干部因违规挂证取酬8000元,受到责令检查处理,违规挂证所得被收缴。

  违规挂证取酬,不仅违背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廉洁自律相关要求,还扰乱市场及行业正常秩序。针对该问题,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靶向施治,跟进督促相关单位查找监管漏洞、健全机制,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守好廉洁底线。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纪委监委组织开展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挂证取酬和违规经商办企业专项整治,对顶风违纪行为坚决查处。专项整治过程中,该市纪委监委组织住建、财政、审计、人社等部门,排查全市持有职称、职业资格证书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情况;督促各单位各部门开展自查自纠,要求有违规行为的人员主动办理相关退出或注销注册手续,主动上交违规违纪违法所得。纪检监察机关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信息比对、接收信访举报等措施,对相关问题线索及自查自纠情况开展抽查。

  查处违规挂证取酬,其中一个难点在于如何发现问题线索。各地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升级打法、创新举措,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打通数据壁垒,提高发现问题的精准度。

  今年6月,安徽省蚌埠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通过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发现,有市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执业药师证在药店备案登记,疑似存在违规挂证取酬问题。随后,预警信息被移交至蚌埠市纪委监委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进一步核查,该纪检监察组在一周内查清了刘某等3人违规挂证取酬的事实,相关人员均受到相应处理并退缴违纪所得。

  蚌埠市纪委监委针对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公立医院工作人员利用执业药师证违规挂证取酬问题,运用大数据监督平台创建监督模型,加强与卫健、人社等职能部门数据沟通,将证书注册信息、药店备案登记、社保缴纳记录等进行数据比对碰撞,精准查找违规违纪问题线索。目前,通过比对碰撞共产生预警信息77条,查实76条。

  一些党员干部为逃避监管,利用不同地区证件主管部门数据未交互、取证难等漏洞,采用异地挂证方式谋取利益。不久前,江苏省淮安市纪检监察机关就对一起相关案例进行了查处。

  该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一纪检监察组收到关于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干部蒋某违规在外地企业挂证取酬的问题线索,但在短时间内查清跨省挂证双方如何接洽、挂证单位有几家、如何取酬等问题存在困难。

  办案人员及时调整思路,从数据查询入手,在蒋某的银行流水信息中寻找端倪。经筛查比对,发现蒋某银行账户存在11笔异常进账,初步研判其可能在广东广州、贵州毕节等地企业挂证。核查组一面通过案管部门向广州和毕节发起协查申请,一面与技术部门协作联动,通过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查询。调查结果显示,蒋某通过中介机构向省外5家企业出借“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证书”并获利20余万元,最终蒋某受到严肃处理,违纪所得被收缴。

  为进一步巩固违规挂证取酬问题治理成果,多地纪检监察机关强化以案促改促治,着力做好“后半篇文章”,压实职能部门监管责任。

  杭州市钱塘区纪委监委在严肃查处违规挂证取酬问题后,向相关单位制发监察建议书或整改建议函,督促健全完善行业管理,推动建立公职人员持证报备登记等制度。该区纪委监委还约谈存在挂证问题的公职人员,对挂证时间不长、金额不大、主动认错悔错并退缴违纪所得的,给予第一种形态或党纪轻处分处理,鼓励更多违规挂证人员及时向组织说明情况。

  党员干部违规挂证取酬问题之所以屡屡发生,与廉洁自律意识不强、纪法意识淡薄有关。对此,纪检监察机关推动关口前移,强化经常性纪律教育,筑牢党员干部廉洁防线。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将挂证取酬情况作为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内容之一,纳入党员干部廉政档案进行管理,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廉政档案信息系统。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纪委监委跟进督促相关单位扛起主体责任,组织医疗医药、建筑工程等重点领域公职人员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关于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的相关规定及违反后果,引导公职人员及时消除思想误区,筑牢思想防线。(记者 鲍爽)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638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务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务法制网 zw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