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法院召开“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 “1+5+N”新模式运行高效
时间:2024-12-19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政法网
“我的案件能不能尽快开庭?”“对方有转移财产的嫌疑,我的保全申请可以加急吗?”“我上回提交的鉴定和调查取证申请,还没有出结果吗?”“结案一段时间了,我什么时候能调取档案材料?”这些对话,每天都可能发生在法官与当事人之间……
如何及时、有效回应诉讼群众的“急难愁盼”,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诉累,如何将法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精力聚焦审判主业?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西城法院)积极打造“1+5+N”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新模式,助力案件办理开进“快车道”,审判工作跑出“加速度”。
12月10日,西城法院召开“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通报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工作成效,发布4个典型案例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西城法院副院长毕菲介绍,今年以来,西城法院持续深化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依托前期集约送达和电子卷宗生成建设成果,将保全、鉴定、庭审排期、调查取证和电子卷宗深度应用等五项具体事务从审判过程中剥离,着力打造更加顺畅高效的“1+5+N”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新模式。“1+5+N”,就是成立“1”个审判辅助事务集约管理中心,设立集约保全组、集约鉴定组、庭审排期组、调查取证组、电子卷宗组等“5”个专业团队,各司其职办理相应审判辅助事务,在送达、归档、整卷等事务性工作中引入“N”个社会第三方力量。通过组织机构重塑和业务流程再造,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审判工作效率。自集约化改革以来,西城法院审限内结案率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平均结案时间同比下降10.4天,诉讼群众投诉工单同比下降24%,诉讼热线工单回访满意度达99%,审判质量、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均有所提升,实现“一升两降三提升”,真正做到为法官减负、为审判提速、为群众解忧。
通报会上,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庭长秦学伟通报了四个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典型案例。在“诉前保全集约提速,以保促调实质解纷”案例中,展现了西城法院“保全+调解”组合解纷模式的制度优势,助力矛盾纠纷在诉前高效化解。在“调查取证集约办理,人力资源高效利用”案例中,专业调查取证团队统筹办理全院调查取证事务,实现“一次外出,多件办理”,加快案件审理进程,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在“鉴定调解有机融合,便利诉讼减轻诉累”案例中,西城法院积极探索诉前鉴定新模式,提高诉前调解成功率,节省诉讼群众时间和金钱成本。在“‘无笔录庭审’+‘简式文书’,科技赋能速裁审判”案例中,西城法院着力加强数字法院建设,以不断提升信息化应用,助力案件审理繁简分流,为公平正义的实现提速增效。
随后,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副庭长龚晶发布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加强统筹协调,优化工作机制,整体推进改革。二是坚持数字赋能,加强科技支撑,提速事务办理。三是立足司法实践,优化事务模块,增强服务实效。四是注重成果转化,总结特色经验,推广有效做法。
原文链接:https://www.bj148.org/zf1/jcdt/202412/t20241216_16706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西城区检察院建成廉洁文化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