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务法制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地方动态 >>正文

绵阳游仙区法院:“枫”赋法庭职能 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

时间:2024-12-10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长安网

  重联动促化解 优服务促提升 强基础促规范

  

  绵阳游仙区法院:“枫”赋法庭职能 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

  

  今年以来,绵阳市游仙区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人民法庭工作与基层治理体系契合点,充分利用人民法庭贴近基层、服务群众前沿阵地优势,以三个“赋能”深化矛盾治理,以三个“+”践行司法为民,以三个“强化”锻造干部队伍,充分赋能人民法庭职能,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

  

  重联动促化解

  

  筑牢基层治理“防火墙”

  

  多维联动赋能多元解纷。游仙区法院与区司法局建立庭所协作机制,由司法所向人民法庭派驻调解员15名,累计开展先行调解240余件,形成多元解纷合力。在所辖乡镇(街道)嵌入多元解纷成效考核机制,将法院牵头负责的多元解纷考核权限下放法庭,倒逼乡镇(街道)更加注重提升排查和化解纠纷能力。与辖区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建立常态化府庭联动机制,定期研究分析涉法涉诉信息,协同化解矛盾纠纷。今年以来,游仙区人民法庭庭长列席乡镇(街道)党委会开展会前讲法15次,提供重大项目法律风险建议22个,协同调处征地拆迁、买卖合同等群体性纠纷68起。

  

  多维联动赋能矛盾化解。游仙区法院各人民法庭积极主动作为,探索与社会力量共建互联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仙海法庭设立“庭村调解中心”,邀请村社干部、乡贤能人入驻法庭,与法庭干警共同开展诉前调解;魏城法庭在魏城商会设立“法官服务站”,聘任商会成员协助开展调解,涉企纠纷调处成功率显著提升;小枧法庭牵头组织成立商品房专项服务队,及时调处业主诉求,有效缓解辖区商品房集中交付产生的各类矛盾;信义、忠兴法庭建立“人民法庭+联调”多元化调解模式,联合行政力量、社会力量共同组建乡村调解组织,将矛盾化解在早在小。今年以来,游仙区法院人民法庭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31件,较往年同期大幅提升。

  

  多维联动赋能法治建设。游仙区法院与教体、工商等主管部门开展联动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干警到中小学校开展普法讲座,定期走访辖区企业,深入村(社区)、旅游景区开展流动普法活动,把法律知识根植群众心中。加大对非讼事务的专业化法律指导力度,与基层社区联合分批次开展村社干部、调解人员培训110余人次,助力基层干部提升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增强运用法治思维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水平。今年以来,法庭累计开展各类法治宣传、讲座活动2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800余份。

  

  优服务促提升

  

  搭建司法为民“连心桥”

  

  深化“服务+”便民利民措施。游仙区法院推进乡村综合性法庭诉讼服务提档升级,完善跨域立案、在线调解等“线上”服务和上门立案、送达文书等“线下”服务,将全域立案延伸至法庭,方便当事人随时随地办理诉讼业务。创新制作便民服务暖心卡,印制法庭微信二维码及联系方式,群众可通过微信、电话进行法律咨询。针对当事人交通不畅、行动不便等情况,开展巡回审理案件28件次,把法庭开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实现公开审理、现场调解、快审快结。

  

  推进“智慧+”数字法庭建设。加强科技法庭建设,升级庭审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庭审直播系统、互联网庭审系统,案件审理更加规范便捷。根据辖区群众外出频繁的情况,大力推广运用“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今年以来通过远程调解系统调解纠纷150余件,真正做到“让当事人跑腿”转变为“让数据跑路”,切实增强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满足感。

  

  探索“供给+”司法服务机制。健全驻村法官制度,依托6个驻村法官工作站,主动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工、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司法服务。建立“法官接待日”窗口,对涉企纠纷加强诉前调解,为辖区企业提供法治宣传服务。仙海法庭探索建立“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模式,将执行环节嵌入法庭整体工作流程,当事人可在法庭办理执行事项,实现“家门口”立审执一站式办理。自年初运行以来,执行工作站累计执结案件94件,工作经验获得省法院调研组充分肯定。

  

  强基础促规范

  

  打造干事创业“桥头堡”

  

  强化“功能型”法庭定位布局。游仙区法院根据乡镇区划调整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辖区面积、人口数量、交通条件等实际情况,科学灵活确定法庭管辖范围,加强法庭之间案件统筹协调,切实做好设点布局“加减法”、赋能增效“乘除法”。针对辖区案件特点,明晰法庭具体功能定位,着力打造仙海旅游环资法庭、信义家事法庭、小枧建工法庭、魏城“三型法庭”、忠兴田间法庭等特色法庭品牌,努力提升法庭专业化建设水平。

  

  强化“攻坚型”庭长养成机制。制定院领导“一对一”联系法庭制度,5名院领导带头制定法庭年度工作方案,及时会同各法庭庭长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明确人民法庭庭长管理职责清单,压实庭长统筹审判、走访、调研各项职责,强化“一线指挥官”作用。明确法庭庭长列席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适时列席党组会参事议事,提升决策能力。选拔3名年轻法官任法庭庭长,纳入培养梯队“灌溉培育”,促进法庭庭长综合素能快速提升。

  

  强化“内核型”队伍教育管理。落实支部建在人民法庭上的要求,成立法庭联合党支部,常态化开展红色观影、党员政治生日等活动,不断提升法庭干警“政治三力”。开展内容涵盖政治理论、工作流程、业务知识等内容的“周三”集中学习会35期,进一步提升干警的基层法庭工作调研能力。选配精干法官助理5名到法庭工作,纳入法官队伍建设“预备役”,聚焦综合管理和业务素能进行重点培养,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张倏越 张黎 赵银熙)

  


原文链接:https://www.sichuanpeace.gov.cn/dfdt/20241209/29304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务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务法制网 zw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