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讼快处”破解难题
时间:2024-12-10 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政法网
近年来,随着车辆保有量急剧增长,交通事故纠纷和事故信访也随之增长,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大难点。为破解难题,在赣州市赣县区委政法委领导和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指导下,赣州市赣县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赣县区法院)推进道路交通纠纷化解一体化改革,推行“3553”工作机制,打造集约化处理、“一站式”处置的“减讼快处”样板,有效防范化解了大批社会矛盾风险。今年以来,赣县区法院化解道路交通纠纷实现“两降两升”,即诉讼立案率下降61.5%,上诉率下降89%;调解率上升42%,自动履行率上升43.5%。
快速化解交通事故纠纷 创新实施三个“一体化” 协同办案一体化。赣州市赣县区委政法委牵头,加强与交警、人民调解、保险等部门的有效衔接,建立了部门会商机制,强化各部门间协同配合,形成道路交通事故化解纠纷合力。 网上数据一体化。赣县区法院通过“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实现数据联动共享,提高了各单位协作和互通,组建了道路交通微信群、保险法务微信群和“道交一体化平台”。法官通过在线调解案件,高效推动道路交通纠纷在线处置。 道路交通纠纷赔付计算标准统一化。赣县区法院邀请各部门、各行业研讨,统一证据认定和调解赔付计算标准,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增强解纷的公信度、权威性和统一性。 成立基层五级调解 赣州市赣县区探索道路交通纠纷调处方法,按照分类分流原则内设五级调解,由交警中队民(辅)警,在事故纠纷一线开展先行调解:成立社区交通事故调解室,调动社会力量对无保险简易案件现场调解、当场赔付;成立保险交通事故调解中心,安排保险公司人员轮值入驻,参与涉保险纠纷调解;成立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遴选政法部门退休干部、律师针对复杂案件开展集中攻坚;成立法庭调解室,组织律师、法官等力量全程服务,实现道路交通调解诉讼“只进一扇门”。 推行重心五个“往前移” 赣县区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推行重心五个“往前移”。 地址确认往前移。在交警部门处理事故阶段即要求各方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 鉴定往前移。群众在诉前就可到赣县区法院法庭申请鉴定,避免重复鉴定导致的拖延。 诉前保全往前移。群众在领取事故责任认定后,直接提交办理诉前保全申请,在线购买担保保险,省去当事人来回奔波之苦。 立案服务往前移。赣县区法院针对群众不懂诉讼难题,积极开展诉讼指导、类案推送,引导群众进入调解平台“试算小程序”,让群众明明白白诉讼。 主动靠前服务。赣县区法院主动靠前,送法进企业、进社区,针对企业员工、居民开展法律知识培训、现场办案解纷。今年以来,开展社区夜话、巡回审判、以案释法等活动11次,帮助化解法律难题26个。 推动诉讼三个“集约化” 诉讼立案集中处置、快排快送。赣县区法院在立案环节对诉讼材料实行快慢分道、轻重分离,材料送达第一时间确定鉴定材料审查人员,简案快办、繁案精审,涉同一保险公司案件集中开庭、归类处理,实现诉讼立案集约排期、快排快送。 审判流程精简优化、快审快判。赣县区法院道路交通事故审判庭搬进交警部门办公,推行要素审理法,仅对有争议的证据及事实进行质证辩论,提升庭审效率。 赔偿款项先予执行、快执快赔。赣县区法院对责任明确,但家庭困难急需治疗,且符合先予执行条件的对象,积极适用先予执行措施,通过线上或线下签订付款账号确认书,让群众在家领到赔偿款,截至目前,赣县区法院共帮助理赔1573万余元。 |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4/1206/20241206613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矛盾少了 活力足了
下一篇:跃入河中救起昏迷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