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务法制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地方动态 >>正文

退休法官助力矛盾诉前化解

时间:2024-12-10 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政法网

  “十分感谢你们,让我得到了应有的抚养费赔偿……”11月7日,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九江经开区”)浔阳西路沿浔安置小区居民熊某来到九江经开区多元调解服务中心向调解员致谢。

  12月2日,记者从九江经开区管委会获悉,近年来,为充分贯彻落实“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理念,切实缓解人案矛盾,九江经开区充分发挥退休法官的专业优势,组建了以退休法官为调解员的诉前调解队伍,以诉前调解队伍为主体,联合不同部门共同促进矛盾纠纷案件诉前解决,做实诉源治理,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工作效能。

  

  调解现场(图/受访单位提供)

  多元解纷

  “我们采取‘阅卷听述’‘抓住关键’‘加强回访’工作方式,向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组建了一支有担当、有能力、有情怀的退休法官调解队伍,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九江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退休法官作为九江经开区多元调解服务中心的中坚力量,对九江经开区管委会各部门重难点信访、“缠访”案件高度参与,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重点关注,自2022年以来,该调解队伍已参与重难点信访案件23次,接待法律咨询600余次。

  “江西省内受理的首例海事纠纷案件就是由我们调解成功的。”九江经开区多元调解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并向记者讲述了这场持续近5个小时的调解。

  3月8日,九江经开区人民法院将武汉海事法院委托的海事纠纷案转至九江经开区多元调解服务中心。此次纠纷系海员与雇佣船务公司之间的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纠纷。雇员齐某(原告)系随运输船出海的大厨,受雇于九江某船务公司(被告),为随船船员提供餐饮服务。2023年2月13日,因海面风浪过大,齐某在备餐时不慎摔伤下肢,但未进行过伤情鉴定,伤情治疗费用也没有相应票据佐证,其主张的赔偿金额与九江某船务公司认可的实际损失相去甚远,双方几次协商均不欢而散,矛盾日益激化。

  案件受理后,调解员对案件进行了全面分析,积极开展调解工作。在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后,调解员利用专业优势准确预判调解走向,多次“背靠背”开展调解工作安抚疏导原告情绪。

  最终,在近5个小时的调解后,原告、被告意见达成一致,被告当场向原告给付了赔偿款,该起海事纠纷案件得到实质性化解。

  据悉,近年来,九江经开区多元调解服务中心积极构建“法院+行政主管部门+人民调解委员会+业委会+物业协会”多元解纷平台,联合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专项调解。对于调解成功的案件,调解员会进行回访,促进“案结事了”落地见效、案件实质性化解。

  分类治理

  11月1日,九江经开区人民法院将受理的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纠纷案件转至九江经开区多元调解服务中心。

  据了解,熊某(原告)与沈某(被告)于2018年相识后确认恋爱关系。2023年1月4日,沈某产下非婚生女熊希某。后因双方分手,沈某对非婚生女熊希某不管不顾。熊某遂诉至法院,要求确认熊希某为双方非婚生女,且要求沈某支付孩子出生后至年满18周岁的抚养费,并办理孩子的出生证明及户口登记手续。

  九江经开区多元调解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立即随机“派单”给调解员。为防止当事人矛盾进一步激化,调解员将情、理、法相融合,设身处地为双方当事人着想并释法说理。

  在调解员的努力下,6天后,双方当事人调解意见达成一致,沈某积极配合熊某办理熊某希的出生证明及户口登记手续,并支付了熊希某自出生后的抚养费,双方纠纷圆满解决。

  据了解,近年来,九江经开区多元调解服务中心推行“流水式”案件流转管理机制,严格流转期限、规范文书填写、书面调解反馈等程序化流转流程,有效推动案件高效流转。

  同时,该中心利用其机制优势将矛盾纠纷进行诉前分类治理,对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进行经验总结;调解失败的矛盾纠纷则将案件反馈给优秀法官。

  据悉,今年1月至11月,该中心共受理案件超3000件,其中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案件2000余件。

  ◎文/周雷 余君增 实习生熊风雨 全媒体记者闵祥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4/1210/202412106141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务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务法制网 zw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