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监狱:锻造“心”警队伍,助推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12-10 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政法网
为推进实战大练兵走深走实,提高民警教育改造能力水平,南昌监狱多措并举,以提升民警心理学专业素养、心理干预技术、心理健康水平为抓手,着力锻造一支有能力、肯拼搏、敢战斗的“心”警队伍,助力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 组建“心”团队 培养民警心理学专业素养 以一体化推进“评估、管理、矫治”为目标,监狱着力增强民警心理矫治工作能力,不断打造一支专业化民警心理咨询师队伍。
自2024年6月起,监狱联合江西南大心理咨询师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举办为期3个月、有56名民警参加的心理咨询师培训班。通过面授和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全方位教授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危机干预等与监狱教育矫治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较为系统性地培养了民警心理学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为进一步将专业知识融入实践大课,监狱组织每名青年民警精心准备一堂服刑人员心理健康公开课,锻炼心理健康教育宣讲能力,举办心理矫治优秀案例比赛,增强了民警科学研判、精准施策的能力。通过相互交流、互鉴提升和同台竞赛,进一步拓宽了思路,提升了从心理学视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增强“心”战力 优化民警心理干预实战效能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监狱采取“请进来”指导、实战中应用的方式,将先进理论、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落实到监狱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发挥教育改造攻心治本作用,提升服刑人员改造质量。
邀请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杜丙立博士深入监狱督导个别案例,以异常心理的识别与干预、危机预防与干预等焦点问题,与民警共同探讨危机问题的保护因素及危险因素。与服刑人员进行面对面咨询指导,提高民警实战水平。依托江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力量,以实证研究的形式,摸索适合当前改造形势的危机风险评估工具,让评估工作成为防范化解危机的有效手段。
邀请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熊红星参加“塑心”论坛,通过对咨询过程的分享,深入剖析案例中的心理特点和人格特质,从心理评估与诊断入手,将个案概念化,切合实际实操,引导民警科学、客观地看待异常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矫治介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缓解“心”压力 关注民警心理健康水平 为进一步落实爱警暖警,凝聚警“心”,监狱建立全方位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持续为民警心理健康赋能增效,不断提升民警心理弹性,助力民警以更积极的心态、更稳定的状态投入工作。
委托江西师范大学为监狱民警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建立民警心理健康专档,针对性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常态化开展民警心理健康和心理疏导活动,引导民警缓解身心压力,释放不良情绪,加强自我关怀,提升压力管控能力和情绪调适能力,促进民警个体和谐、积极向上。
联合江西省社会心理学会正念专委会的专业团队,为民警开展正念减压训练,并使其熟练掌握。通过正念训练,民警能够自主调节注意力和情绪,增强积极应对压力和突发状况的能力, 从而改善情绪和个人成就感低下等职业倦怠症状,提高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提升民警队伍战斗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4/1206/20241206613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省司法厅机关法治学堂举行集体学习
下一篇:省司法厅举办干部荣誉退休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