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务法制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政法文化 >>正文

“革命的烈火是扑不灭的”

时间:2024-12-10 作者:佚名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身着军服,手持望远镜,目光坚毅,眺望远方……矗立于江苏邳州李超时纪念馆广场上的李超时铜像威武挺拔,仿佛在向世人述说那段革命往事。

  李超时,原名李振华,1906年出生在邳州碾庄镇才庄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他是我们党在江苏领导的第一支正规武装红14军的第一任政委、第二任军长,牺牲时年仅25岁。

  李超时生活的年代,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时期,劳苦大众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从小就树立起求知向上、救国救民的志向。19岁时,李超时考入设在徐州的省立第十中学。在校期间,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先后担任团徐州地委学运委员、学运书记,参与领导徐州市的学生运动。1926年10月,李超时离开家乡,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习,亲耳聆听恽代英等人教诲。1927年2月,在恽代英的教育引导下,李超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5月,李超时参加叶挺指挥的讨伐夏斗寅叛乱的战斗。他能征善战,机智勇敢,受到恽代英的称赞。同年7月,按照上级的安排,李超时返回家乡,建立基层党组织,推动当地革命事业蓬勃发展。1928年7月,李超时前往东海开展建党工作。中共江苏省委在报告中指出:“自振华去东海后,打开了局面,形势有了相当的发展。”

  李超时在东海地区的革命活动,引起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注意,当地到处可见悬赏抓捕李超时的布告。1929年7月,李超时被江苏省委派往(南)通海(门)地区负责特委工作,并积极筹建革命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第14军。

  1930年4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第14军正式成立,何昆任军长,李超时任政治委员。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江苏境内唯一被列入中央序列的正规红军武装。此后,何昆在战斗中不幸牺牲,李超时任军长兼政委。在他的带领下,红14军半年时间内同敌人进行了上百次战斗,多次挫败国民党军的“进剿”,开辟了通海游击区。

  1931年6月,李超时与妻子吕继英去执行一次任务,在镇江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敌人把他们押到镇江江苏省临时军法会审处。会审处处长钱家骧和国民党江苏省省长叶楚伦轮流来劝降,都遭到李超时严词痛斥。敌人又用尽各种酷刑,李超时始终坚强不屈。敌人无计可施,决定杀害他。

  1931年9月19日,李超时在镇江北固山鸡子岭刑场英勇就义。就义前,他对监狱里的其他同志们说:“我牺牲了,党的工作是不会完结的,革命的烈火是扑不灭的,共产党一定要胜利,活着的一定要坚持斗争下去!”他也深情地与妻子道别:“要坚强活下去,孩子生下来,要好好抚养,长大了交给党。”在去往刑场的路上,李超时一边走,一边挥动戴着镣铐的双手,高呼:“共产党万岁!为死难烈士报仇!”他高唱《国际歌》,表现了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和伟大气魄。

  为了永远怀念李超时烈士,2006年,家乡人民在现邳州市碾庄镇才庄村建立李超时纪念馆。纪念馆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纪念馆建成以来,每年都吸引大批参观者前来学习吊唁,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沿着烈士足迹奋勇前进。2017年,该馆被列为“江苏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85年,李超时被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的人物条目中,英名永驻青史。(作者:陈银健)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6356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务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务法制网 zw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