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务法制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地方动态 >>正文

一生逐梦,在广阔的农村大地

时间:2024-12-10 作者:佚名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初冬季节,福建省福鼎市前岐镇的大兰四季柚果场迎来了大丰收,成片的果树林里,一个个淡黄色的柚子等待着采摘。“果农辛辛苦苦一年,盼的就是这个时候。”年近80岁的福鼎市乡村振兴顾问团农业经济作物专家、高级农艺师谢云妹松了一口气,黝黑的脸上浮现出幸福的微笑。

  “我从小就喜欢爬树钻农田,没想到小时候的爱好竟然变成一辈子在做的事。”谢云妹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回到家乡福鼎后一直扎根田间从事经济作物种植技术指导工作,当地种植果树、槟榔芋等作物的农民没有不认识她的。谢云妹用专业技术为农作物“把脉问诊”,带领农民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创收致富。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她曾先后荣获全国科普带头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福建省科技特派员、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

  1977年,在外工作近10年的谢云妹回到家乡福鼎,一心想用自己的农业技术造福家乡百姓。可是,福鼎农业局的领导却认为女同志不适宜下乡做农技工作,便将谢云妹拒之门外。

  “组织拟安排我去妇联或者去学校工作,可我理想的去处是广阔的农村大地。”谢云妹与组织再三沟通,终于获得了去福鼎林业局工作的机会。此后两年的时间里,谢云妹走遍了福鼎的各大林场,在当地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谢云妹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全市各类评优评先的表彰名单上。1979年,福鼎农业局主动向谢云妹抛出橄榄枝,于是,谢云妹终于步入理想的职业轨道。

  彼时的农业生产相比谢云妹大学时代所学农业知识已发生很多变化,为了尽快融入工作,谢云妹潜心研读最新的农学书籍。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谢云妹自知缺乏农作物种植的实践经验,而且对福鼎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了解也不够,于是,她便花了一年的时间,到城郊山上的农科所基地做土壤普查、农作物种植等实践工作。“我每天带着一斤面条、一把青菜到山上的农民家,我出食材,他们煮,大家一起吃,绝不能占农民的便宜。”谈起当年那段生活,谢云妹对一起劳作的农民朋友仍心存感激。

  一年的时间里,谢云妹对福鼎的自然条件、农作物生长规律等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为她后来深入研究槟榔芋、四季柚种植技术奠定了基础。

  槟榔芋和四季柚是福鼎的特色农业经济作物,也是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然而过去的农民大多靠天吃饭,“旺年”时槟榔芋和四季柚的产量很高,“背年”时却连成本都保不住。谢云妹自掏腰包将积攒多年的13万元个人奖金作为科研经费,在桐城街道玉塘村办起了科研基地。在开展种植密度对比、高效低耗栽培技术等多项研究的基础上,谢云妹摸索出了槟榔芋和四季柚的科学种植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种植户们。

  1998年夏天,谢云妹在从玉塘村回城的路上,被摩托车撞倒,腿部骨折,在床上躺了3个月。在此期间,福鼎大面积的槟榔芋出现严重的煮不烂问题,农民损失惨重。领导给谢云妹两年的攻关时间,要求她找到解决办法。

  “拖上两年,芋农的损失可不得了,我马上研究,能早一天是一天!”谢云妹拖着还没有完全康复的伤腿,一瘸一拐地到芋田调查情况。向农民了解作物生长情况、实地分析土壤条件、查阅相关资料……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谢云妹找到了槟榔芋的病因,并整理出1.6万字的“技术指导”,印发5000多份,送到全市每个种植区,帮助芋农走出了困境。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再加上部分芋农不重视土壤改良、多年连作,福鼎的槟榔芋病害加重,种植面积从高峰时的3万多亩萎缩到2015年的6000亩左右。

  于是,以谢云妹为首的福鼎农业专家顾问团多次举办田间地头培训班,指导芋农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加强病虫害防治。为了打破槟榔芋只能在海拔200米以下水田种植的局限,谢云妹和同事们在管阳镇、磻溪镇等中高山区域研究试种,努力开辟槟榔芋的种植新区。不久后,福鼎市的中高山区域成功长出了槟榔芋,亩产超过2000公斤,比低海拔水田每亩增产350多公斤。

  干了一辈子农业,谢云妹体验着农民劳作的辛苦,也分享着农民丰收的喜悦。“没有谢老师的帮助,就没有现在的大兰果场。”每年四季柚成熟的时候,福鼎市前岐镇大兰果场的种植户老庄都会打电话请谢云妹来尝一尝今年的果子。谢云妹说:“我研究水果,却不爱吃水果。但是我每年都要来尝一口,尝了这一口,我才能放心。”

  大兰果场的果树大部分是老树,需要精心养护。谢云妹经常指导该果场采取培土、灌水、加肥等保护措施,并对老树实行科学修剪,有效保证了柚子的品质。今年,大兰果场的四季柚产量约20万斤,总产值达160余万元。

  一身真本领,让谢云妹成了福鼎农户尊敬的“谢老师”,一颗赤诚心,让“谢老师”成了大家最亲密的朋友。如今,这位年近80岁的银发专家依然用真心和本领服务在田间地头。“只要农民还需要我,我就能继续干下去。”谢云妹满怀深情地说。(通讯员 姚牧耘)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6357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务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务法制网 zw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