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室组地”联动协作 提升监督执纪质效
时间:2024-12-10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实行问题线索统筹管理、科学分类,分流至各个‘室组地’协同案件组限期办理,再由案件审理部门进行质量评查,能够极大地提升问题线索办结质效,我们对下一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在集中学习《濉溪县纪检监察“室组地”联动协作工作办法(试行)》后,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表示。
为深化运用“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濉溪县纪委监委进一步整合基层监督力量,在加强联合、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组织作用和系统优势,持续释放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治理效能。
突出整合提升,健全制度机制。紧盯“力量整合、效能提升”,制定“室组地”联动协作工作办法,明确联合办案的组织领导、职责定位、具体流程等内容,实现联合办案的规范化和体系化。同时,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以工作例会、学习研讨、总结汇报等方式,围绕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研究分析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交流经验体会等重点,持续健全完善工作制度机制。
明确职责定位,强化协同配合。以厘清“室组地”各自职责为基础,强化联动协作,凝聚工作合力。依托四个基层纪检监察协作区,整合“室组地”力量,按照“常委(委员)+纪检监察室+派驻(出)机构+镇纪委”的模式,成立九个案件办理工作组。综合发挥“室”的协调指导、“组”的“探头”、“地”的“前哨”、机关综合部室的督促指导服务作用,同题共答,提升监督执纪工作质效。
聚焦能力本领,锻造过硬队伍。按照审查调查、监督检查、案件审理、巡察、文字综合五大类别进行人员划分,建立协作区、工作组业务人才库,进行统筹安排使用。通过新老结对“传帮带”,由业务骨干与新进纪检监察干部结对,“传”知识、“帮”成长、“带”骨干,累计促成5批、70余对“传帮带”结对师徒,年轻干部履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开展“青春启航”专项行动,加强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搭桥铺路。
“扎实做好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才能不断提升治理腐败效能。我们将始终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充分利用‘室组地’的系统优势,建立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者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的制度机制,形成办案、治理、监督、教育的完整闭环,释放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淮北市纪委监委)
原文链接:http://www.ahjjjc.gov.cn/dfzf/p/1227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