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丽是新晴
时间:2024-10-19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长安网
□黄潘晗芸
来到南京,彼时骄阳正好,来往游者漫步于梧桐大道之间,恰有几束光路穿过林梢,熠熠生辉,是令人流连的美丽。而世间景色万千,唯有家国安宁,百姓和乐之盛景,才是最美丽的风景。
南京繁华美景的背后,有一段不愿再次提及的灰暗过往,是埋藏在数亿炎黄子孙心中的伤疤。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入南京,昔日六朝古都,被乌云笼罩,黑暗中风声呼啸,宛如人间地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照片灯墙上,一盏盏灭掉的光宣告着一个又一个幸存者的离去。除了寥寥的幸存者,还有30多万中国死难者的生命之光不知黯淡了多少时日。南京的景色本该美丽,逝去的生命本该灿烂,如今都沉默在纪念馆中。我的情绪埋藏在低矮的谷中,即使努力探头,也看不见分毫美景。
思绪无暇抽身,却闻夏时蝉歌。我在现代高楼林立的街景中赏古都风华:古城墙下,时间雕琢过的姓名依旧,一片生意盎然;紫金山巅,是前人看天探天留下的天文技艺,抬头望去,一片云卷云舒。所有的美景,都孕育于脚下这座城市。中山陵前,松柏挺拔了不知多少个风雨飘摇的日夜,替人守望光阴的两岸与时代的变迁。这片大地,曾是威震四方的王者之都,曾是炮火不绝的禁忌之地,现如今,留给我们的是烟火寻常,是无尽的温柔。金陵城的光景变化,诉说着一代代人轮转变幻的日子,托起绵长的诗意。游者的心灵在夏日的骄阳中盛放,安稳盛世,逸乐中的灯火人间便是最美的一番风景。
将记忆拉回纪念馆的终章,只见展览墙上赫然写着:“历经战争磨难的中国人民,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愿同各国人民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未来得及细细品味这段震撼人心的文字,脚步就早已随着熙攘的人群离开了修筑于地下的纪念馆,只见天边闪过一抹流绿,树影下,人们纷纷献出手上的一捧菊花,前事不忘,后世之师。透过无以言状的悲怆,我们窥见了何为“生如夏花”。现如今,身处于和平年代的中国,因祖国的强盛,我们才更应该珍视山河的无恙,守护这片最美的风景。
1937年冬隐匿的太阳,此时高悬于2024年夏。我沐浴于安适的阳光中,道一句:“最丽是新晴”。
责任编辑:林少颖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4/fayuanwenyi_1017/487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