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务法制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政法文化 >>正文

听痖弦朗诵诗歌

时间:2024-10-19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长安网

  □西流

  痖弦走了。

  著名诗人痖弦于温哥华时间10月11日清晨逝世,享年92岁。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消息。我立刻想起与痖弦先生难得的一面,以及有幸听他朗诵自己诗歌的往事来。

  那已是11年前的事。

  2013年10月,我得到一个机会去北京鲁院学习,课程不紧,闲暇时间我就四处乱窜,去听一些名家讲座。北大光华楼阿里巴巴厅要举办“弦外之意”痖弦诗歌品读会的消息我是从“豆瓣”上获知的,遂约了几个写诗的同学同去。那天是11月26日,大风。

  那天对于我们来说真是一个“诗歌日”。上午刚听了北师大教授张清华的课“从先锋写作到极端写作的当代诗歌”,下午就去参加了痖弦先生的诗歌品读会。去了之后才知道这个机会多么难得,因为痖弦先生那时已经长居加拿大温哥华,那次是专程从温哥华飞到北京领“中坤诗歌奖”,顺便举办了这场活动。

  我们两点钟赶到会场,不久痖弦先生也到了。但我一开始并没有认出他,实际上是对他不熟悉,他的名字我当然早就耳熟,他的一些诗歌代表作也曾读过,但是对于他的人仍感陌生。等确认是他后,我抓住活动尚未开始的机会,请他在我当时参与编辑的一本民刊《现在》创刊号扉页上签名——这是我当时做的一场“追星”活动,因为这本凝聚了我和颜非兄等人心血的《现在》,恰在我到鲁院后不久印出创刊号(可惜,创刊号即终刊号),我遂借机请一些作家、诗人在杂志扉页签名,以示庆祝和纪念。当时扉页上已有格非等十多名作家、诗人的签名。也许是嫌扉页空间不足,痖弦先生选择在“卷首语”页的边栏签了名,还写下了一句话“诗是人生的风景”,让我惊喜非常。

  痖弦先生是河南南阳人,1932年出生,当时已是81岁高龄,也许是年老的缘故,字写得有点颤抖,但别具风味。而从后来的发言和回答提问来看,他并不显老态,精神矍铄,思路依然敏捷。

  那天到会的嘉宾有谢冕和王家新等人,由北大杜维明教授作开场白,谢冕先生致辞。痖弦主要讲了现代诗歌与北大的关系,遂后由北大五四文学社社员朗诵痖弦的诗歌,然后痖弦与王家新、北大教授计壁瑞对话。

  对话中,王家新提到他刚从美国爱荷华回来,聂华苓听说痖弦在北京,建议王家新一定要听痖弦自己朗诵他的名篇《盐》。痖弦没有推辞,全场当即掌声雷动,痖弦当即朗诵了《盐》。朗诵完,也许意犹未尽,又连着朗诵了好几首。他早年曾演话剧,普通话很标准,声音中气很足,朗诵起来格外有味道。

  我立刻想起当时已去世的老诗人蔡其矫,我在厦门等地也与他有过几面之缘,他去世前我曾听他朗诵过一首叫《波浪》的诗歌,现在耳边还时常回响起他富于激情的声音:“波浪啊波浪……”

  能听到诗人朗诵自己的诗歌真是一种福气。我的耳朵是有福了。

  记得那天晚上在北大“诚”字楼还有一个唐诺的讲座,是“未名讲坛”配合唐诺新书《尽头》搞的一个名为“相信的尽头”的讲座。唐诺讲完读者提问,我们认出一个提问者是个保安,因为下午在痖弦的诗歌朗诵会上他也问了个问题,当时他还穿着保安服,他的提问赢得了很多掌声。当时他问的是常言国家不幸诗家幸,那么和平时期是不是就写不出好的诗歌了。痖弦认为不然,因为人类的痛苦还在,只要有痛苦,就会有好的诗歌。我深以为然。

  只可惜,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亲耳听到痖弦先生朗诵他的诗歌了。

  (作者单位:厦门市公安局)

  责任编辑:林少颖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4/fayuanwenyi_1017/4870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务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务法制网 zw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