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证工厂”14人被“连窝端”
时间:2024-01-01 作者:佚名 来源:龙江政法网
没有毕业证,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想取住房公积金,有没有捷径可走?
在大庆市萨尔图区某小区,隐藏着一个“假证工厂”,针对以上这些难题,他们都能迎刃而解,为了招揽生意,他们将定制各种证件、保过等小广告贴在电线杆上、楼道内。客源上钩后双方“一拍即合”,一方提供信息微信转账,一方证件“包邮到家”,如此“工厂”,真是神通广大。
前不久,公安机关接到举报,一举端掉了这个隐藏在居民区里的“假证工厂”,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购买假结婚证 套取9.6万元公积金
2022年4月,张明东(化名)为了套取自己的住房公积金,找到了房屋中介人员李力平(化名)。
李力平得知张明东离异,且其他条件不满足提取条件,于是建议张明东购买一张假结婚证,从而达到目的。
“假结婚证,能行吗?”张明东问。
“你想把公积金提出来听我的没错,你给我点钱,我帮你整。”李力平说。
在李力平的“指导”下,张明东将自己的信息提供给了李力平。随后,李力平通过街边小广告,联系到冯立(化名),以200元的价格,购买了伪造的结婚证。
2022年4月29日,张明东通过假结婚证,提取9.6万元公积金。
事后,张明东与同事聊天时无意间透露了此事,结果被其前妻得知,气愤之余,前妻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很快张明东、李力平到案。
检方顺藤摸瓜 全面打击“假证”犯罪
很快,公安机关根据快递单上的地址,将制证人杨小明(化名)抓获,并从其住处搜查出制证工具13台、空白证件900余个、伪造印章600余个。
杨小明供述,他购买了打印设备、印章模具负责制作假证,王峰(化名)、朱涛(化名)等人负责在电线杆上、楼道内张贴小广告,这伙人2019年至2022年期间,共制售假证100余本,非法获利3万余元。
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检察院根据杨小明的供述进行梳理,梳理出从1名制证人到5名一级代理人、8名二级代理人,再到45名买证人的层级关系,共提出引导侦查意见20余条。
2022年8月至2023年5月,14名涉案嫌疑人陆续归案,实现全链条打击犯罪的目的。
犯罪嫌疑人被判刑并处罚金
2023年5月8日,大庆市公安局乘风分局将该系列案件移送至让胡路区人民检察院提请审查起诉。
对于制证人与代理人,检察官根据伪造、买卖证件数量、获利情况、危害程度,依法提起公诉并规范精准量刑。
对于买证人,检察官结合其所购买证件的个数、原因、是否使用、是否造成其他损失或者社会影响以及认罪悔罪态度区分,并对其家庭成员健康情况、赡养、扶养人员情况进行摸排。
依据上述原则,对14名嫌疑人依法提起公诉,对27名嫌疑人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其余4名嫌疑人受到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10月20日,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检察院向让胡路区公积金管理中心制发检察意见书,追缴张明东使用伪造证件套取的9.6万元。
11月9日,让胡路区人民检察院制定了《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检察院关于涉“假证”犯罪案件重点证据指引(试行)》,依托与辖区公安机关联合成立的6个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将证据指引同步推送给公安机关,为公安机关办理同类案件提供参考。
11月14日,法院经审理采纳了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对杨小明等14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至拘役3个月不等,并处罚金3万元至5000元不等。
检察官提醒:切勿以身试法
一个普通的“办证”电话,后面牵扯的是犯罪链条上一长串的犯罪嫌疑人的名单;一份小小的伪造证件,将造成对整个社会管理秩序的破坏。看似不起眼的行为,可能导致牢狱之灾。检察官在此警告相关当事人,严守法律底线,切勿以身试法。同时提醒广大市民,切勿使用伪造证件,自觉抵制办证行为,做到诚信求学、诚信求职、诚信经营,以法为度、以信为本,共同维护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延伸阅读
刑法关于“假证”的处罚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原文链接:http://www.hljzfw.gov.cn/Case_Focus/content/2023-11/24/content_89309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