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发力”助推徐州铜山新时代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时间:2023-11-24 作者:佚名 来源:江苏长安网
近年来,徐州市铜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学笃行悟真谛,努力谱写新时代法治铜山建设新篇章。该区先后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以及“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把牢“根本点”,绷紧法治建设的“责任链”
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线,切实提高站位,系统谋划全面依法治区各项工作。充分发挥“领雁”效应,严格履职履责。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十四五”发展总体规划,在对全区镇(街)和机关部门年度综合考核中设置权重内容,强化学法守法用法在干部考核中的运用。争做“标杆”,提升法治素养。紧紧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法治讲座、举办法治政府建设研修班及旁听庭审等现场活动。抓住行政执法人员这个“关键多数”,定期开展行政执法人员轮训,举办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擦亮法治督察“利剑”,精准考核落实落细。综合运用多元化督察手段,开展“法治政府建设补短板、强弱项”专项活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专项督察和“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等活动,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工作机制。
聚焦“着眼点”,行好法治保障的“护航船”
厚植法治“土壤”,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企业法律风险‘五位一体’协同防控平台”。强化非公经济保护和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对涉罪的民企负责人等“慎捕、慎诉、慎押”,在办理“某公司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中,通过不起诉、检察建议等形式,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做法被最高检、省检察院综合刊发。在全市率先成立破产审判基金,推动建立企业破产处置协调联动机制,推进“清算式重整”助力重点项目重生。探索设立徐州高新区法庭受理知识产权案件,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依法严惩恶意侵权、重复侵权等行为,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
找准“切入点”,破解重点领域的“问题圈”
坚持以企业、群众的期待和诉求为导向,抓重点、破难点、疏堵点,推动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不断发展。在推行行政审批上做“减法”,打通重点领域堵点。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证照分离”等改革,建立“并联审批、模拟审批、容缺预审、全程代办”等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压缩办理时限。在综合执法上做“加法”,保障权力规范运行。推行权力清单、收费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出台区政府部门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规范调整清单事项,并在政府门户网站公示。在政务服务上做“乘法”,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不见面审批”,推进政务数据的互通、共享,实现6类共计1180项政务服务事项内部流转,网上可办率超98%。在重大行政决策上做“除法”,降低公众负面情绪。实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事项,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瞄准“落脚点”,筑实法治为民的“幸福园”
把法治为民、法治惠民落到实处,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法治幸福感安全感。发挥非诉讼服务平台作用,强化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围绕土地流转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大力开展协商议事活动,打造全国首家“三位一体”便民解纷中心,荣获市法治建设创新奖。构建“网格+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成网格服务站400个,培育高素质网格员1000余名。提升法治的公益力。探索推进“公益诉讼观察员”工作模式,创新打造“检爱·筑梦”青少年维权品牌,积极探索青少年维权新领域、新路径。强化普法宣传,提升法治浸润力。开展“法润铜山”“送法进村”等活动,推动“三官一律”进网格,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共计37名法官、56名检察官、148名律师、424名警官建立网格联络机制。
(周提海系徐州市铜山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原文链接:http://www.jszf.org/zyyg/jscawq_320/xuzhou/202311/t20231123_932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