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老赖失踪多年后被法院执行员和干警找到,当场认错
时间:2020-02-11 作者: 来源:
警察同志,千万不要宣读拘留决定书,我马上还钱!”失踪多年后被法院执行员和干警找到,曾经的“船老大”应某终于当场认错。2013年12月,关某与应某发生船舶租用合同纠纷,便将应某起诉至广州海事法院。法院一审、二审后,最终判决应某返还关某船舶租金27.50万元。
但应某并不还钱,反之玩起了“失踪”。2016年,关某到广州海事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立案后,该院执行员杨良生立即着手对应某进行财产调查,并通知其要按要求履行义务。然而,应某拒收了所有执行文书,也不报告财产状况,甚至将位于珠海的名下房产转移,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老赖”。
见状,广州海事法院依法把应某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高消费。无奈应某作为“船老大”,长期经营船舶,吃住行都在海上,传统的限消、失信等措施对其生产生活没有发挥应有的震慑作用。
“茫茫大海,定位找人何其艰难?在没有查到可供执行财产的情况下,我们只好终结了本次执行程序。”广州海事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罗春说。即便如此,杨良生也依然将该案放在心上。三年多来,他一直想办法联系应某,催促其履行责任,打消其规避执行的幻想。
层层迷雾终在今年11月时拨开。
经多方查找应某下落,杨良生得知他将于近期回珠海洽谈生意,当即要求申请执行人律师尝试联系应某。这一次,应某同意了出来沟通还款事宜。
11月26日,广州海事法院执行局召开部署会议,党组书记、院长叶柳东要求执行局成立专案组,力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将老赖拘留到案。
考虑到执行地点在珠海闹市区11楼的律师事务所,场地生疏、楼层较高,不可控的因素众多,执行干警提前进入现场摸查布控,掌握出入口、窗户、逃生通道位置,预想可能出现的行凶、自残等突发情况,制定应对预案。同时,广州海事法院请求珠海中院执行局支援,对方予以答应。
“把刀架在我脖子上也没钱!”11月26日当天,应某出现在律师事务所办公室,出言不逊,态度强硬。因其情绪激动,预先在另一个房间待命的两个法院的4名干警随即出来控制现场,杨良生准备对应某宣读拘留决定书。
这时,应某慑于强制执行的压力,当场表示认错,请求全额履行债务,彻底了结纠纷。申请执行人一方也愿意再给应某一次机会,这一本来在法律上已终结本次执行的案件,得以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