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他的身影“闯进”这个小山村,1年多后……
时间:2020-02-11 作者: 来源:
在福建宁德,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夯土实木,栉比鳞臻,老宅新景,咖香四溢。这里是屏南县龙潭村。
作为省级传统村落,龙潭村经过保护发展,在修缮破损老宅保留村庄原有风貌的同时,又发展起了新兴业态——民宿、书屋、画室、戏曲博物馆等一应俱全,国内外200多名“文创移民”到此驻创,每年有10万多人次中外游客慕名前来观光。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网红村”在两年前常住人口不足200人,村内老宅曾因年久失修,只余残垣断壁。2018年10月,柯永代被委派到屏南县公安局熙岭派出所担任负责人,他的身影开始“闯进”这个小山村……
筑好巢,让外来‘凤’留下来
龙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2017年,在屏南县传统村落文创产业项目的带动下,龙潭村开始实施文创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计划,引进文创和专业设计人才,组建民间工程队,先后对60多幢古宅进行重新设计和修复。同时,通过“人人都是艺术家”文创项目,开展公益艺术教学,大力发展文创产业,使一度凋敝的古村落在文创的引擎下重焕生机。
“经济想发展,‘乡村振兴’要迈大步的前提是社会稳定。”柯永代说,“助推古村经济振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身为人民警察,义不容辞。”
那么要怎么做呢?带着问题,柯永代深入群众做调查,在此基础上努力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县公安局党组的支持,于2019年5月成立“龙潭综合警务服务站”。
来自江西省的两位“新村民”领到龙潭村居住证时开心地笑了
“服务站坚持居住地管理原则,依托社区警务工作平台,把辖区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地址)全部纳入管理范围,信息采集做到实人、实名、实数、实情,并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机制,暂住登记满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可以申请办理居住证,我们负责‘送证上门’。”柯永代介绍。
2018年10月23日,屏南县公安局首次向龙潭村“新村民”颁发了10张居住证,首批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10位龙潭“新村民”,高兴地从户政民警手中领到了居住证,正式成为龙潭村大家庭的一员。随后,服务站便一直延续此做法。自龙潭综合警务服务站设立以来,已登记新居民61人,办理居住证23张。
“龙潭不仅环境优美,治安状况也很好,我在这里生活工作心里很踏实。”来自东北的赵女士说,她的儿子在龙潭驻创已经1年多了,她退休后也跟着来到龙潭,正考虑长期定居于此。
柯永代(左一)走访文创工作者
来自北京的何素珍,是首批领到居住证的“新村民”,她把来到龙潭村当成自己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打算在这里开启自己崭新的生活。她说:“人生当中经历过两次办居住证,第一次从山东到北京办暂住证,奔向大城市;第二次从北京来龙潭村。两个逆向,人生的两次转折,对我来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筑好巢引了凤’,还要让外来‘凤’留下来。拥有居住证的‘新村民’能和所有‘原住民’一样,享有医保社保、孩子入学等方面的便利,从而获得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更有助于他们融入龙潭村的生活。”柯永代感慨。
“穿街扫巷”保障百姓安全
村子“火”了,民宿兴起,伴之而来的是流动人口、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管理问题。
为强化出租房屋管理,柯永代把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坚持“谁出租,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实行治安责任制,让出租人、承租人与警务室签订治安责任书,督促他们配合做好治安管理工作。“同时对他们做好法律法规宣传,不定期走访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情况反映,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辖区内的出租屋进行全面清查,健全‘一人一档’装卷管理,对流动人员的进出全面建档,实时更新。”
柯永代指导村民使用灭火器
“‘人’管妥了,还要管好‘房’。”柯永代介绍,“龙潭村建筑几乎全是土木结构,屋内却新配现代的生活设施,这样土木结构房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消防安全隐患,我们必须落实好消防防火问题。”对此,柯永代安排警力定期在该村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并组织新老住民进行消防演练,在村内形成了人人关注消防安全的浓厚氛围。
“人拥挤,路难行,随着游客的慕名而来,古村道路交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龙潭村第一书记夏兴勇说,普通节假日车流量两三百辆,一旦开展大型活动,车辆将骤增至千余辆,而目前龙潭村仅有一处停车场。
针对交通安全隐患,柯永代积极与村两委沟通协调,促成古村建成“三位一体”交通执法系统,整合村里所有视频监控,加大对车辆疏导和违法查处力度。
多少个日夜守护,多少条古宅深巷,柯永代的身影穿梭其中。一年多来,他坚持每周在全村范围内进行巡逻检查,认真排查隐患。当他看到停靠在村道上的车辆之间不时有小孩嬉戏打闹穿过时心生忧虑,随即与村两委协商决定村内道路全段禁止停车,并根据现有的资源新建一处停车场,劝导游客和新老村民将车辆停放在停车场内。为了村内道路禁停顺利实施,柯永代还逐家逐户做宣传,取得了每一位村民的支持与理解。
“超额”化解矛盾促和谐
龙潭村的“新村民”以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创人士”为主,在文化思想、生活习俗等方面,与“原住民”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日常生活中新老村民之间难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对此,柯永代充分发挥警务服务站的作用,经常性开展矛盾排查调处工作,有针对性地排查不稳定因素,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调处。
柯永代深入群众做调查
2019年5月,“新村民”张先生与邻居因为一块菜地的使用权问题发生了矛盾纠纷,在服务站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调解下,双方矛盾得到及时化解。
2019年11月7日,一名新村民养的狗将老村民的家禽咬死,双方产生纠纷。随后柯永代及时介入,针对双方诉求做到成功调解。但他的调解工作并未就此画上句点。
而后,柯永代考虑到新老村民放***、家禽的情况势必会影响街道的清洁,且可能影响外来游客的安全,长此以往必将引发其他纠纷。于是,他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及时召集村民代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放养动物行为。
据统计,综合警务服务站成立至今,已开展日常矛盾纠纷排查18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起。每每有人问起柯永代工作的秘诀时,他总是笑笑,“用心为人民服务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