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中院诉调对接中心投入使用
时间:2020-02-11 作者: 来源:
市一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勇向36名特邀调解员颁发聘书,标志着该院诉调对接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这支由专业人士和律师组成的第三方力量,将与市一中院的专职调解员共同担负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重任。
与诉讼相比,调解、仲裁、裁决等非诉方式,有着简便快捷、成本低、效果好的优势,人民群众对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需求愈加迫切。市一中院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立诉调对接中心,聘请36名特邀调解员,专门开展调解工作。
诉调对接中心设置了律师、特邀调解员和专职调解员等专业调解室,作为代表委员、执业律师、行业协会专业人士、法院专职人员的办公场地。调解室统一应用最高人民法院推广的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既可以开展现场调解,也可以进行远程视频调解。
在市一中院,当事人在申请立案时,都会收到一份诉前调解告知书,明示调解在节省时间、精力、费用等方面具有的优势,以及调解文书同裁判文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对于适合调解的案件,立案法官会主动征求当事人意见,劝导其自愿放弃诉讼程序,主动选择诉前调解。对于审理中的案件,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承办法官也可以将案件推送到诉调对接中心进行调解。”市一中院告申庭庭长何朝晖介绍说,“为了消除当事人对公平调解的顾虑,当事人既可以选择法院推荐的调解员,也可以从调解员名册中自由选择。目前,已经有20余件案件正在调解中,其中两件案件经调解达成了和解。”
此外,市一中院还对诉讼服务中心进行了“提档升级”。升级改造后的诉讼服务中心便民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当事人办理各种业务更加便捷高效。
诉讼服务中心设有自助服务区,具体细分为电子档案查询区、自助信息查询区和京津冀跨域立案区。新配备的6台智能终端,具有立案指引、诉讼风险告知、诉状自动生成、联系法官、案件查询等10项功能。同时引进了“智能云柜”,当事人只需扫描材料清单上的二维码,即可将材料放入“云柜”,后台系统会实时向承办法官手机推送含提取码的短信,方便了当事人和法官之间的材料转接。
市一中院将继续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不断完善诉讼服务体系,发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本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下一篇:市二中院助力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