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务法制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法眼追踪 >>正文

最好的保护,就是让非遗被更多人“知道”

时间:2020-01-07 作者: 来源:

原标题:最好的保护,就是让非遗被更多人知道

  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近日在京揭晓,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等学界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凤翔木版年画)邰立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十二木卡姆)依力哈木热依木等传承人代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培计划工作团队等研究团体获得了该奖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在内蒙古考察时,他与民族史诗《格萨(斯)尔》非遗传承人亲切交谈;在四川调研时,他买下了非遗传承人赖淑芳的手工布鞋;在江苏徐州下基层,他花钱买下非遗传承人王秀英亲手制作的中药香包点赞非遗,守护非遗,习近平总书记用言行表明党中央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坚定态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空前重视,进入了最好的保护和发展时期。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仍然要看到,面对生活环境的变迁、多元文化的冲击,传统技艺的学习耗时良久,却难以为从业者赢得体面的收入与社会地位种种原因导致很多非遗项目的生存发展空间被大大压缩,一些非遗项目面临失传的危机。其中,人的问题是最主要的。

  没有传承人,我们就失去了非遗。没有受众,这些遗产同样会湮没无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文化,是直接依靠人、作用于人的活态传承。盘点一年中为非遗保护传承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标志性人物,梳理一年中非遗领域的重大事件,记录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光明日报举办了3年的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逐渐成为年度非遗盛典。

  知道,了解,然后喜欢。这条路径清晰而明确,缺一不可,既是非遗保护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切文化形态走向大众化的必由之路。而如何让大众知道,需要探索,也需要破题。

  推选表彰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其意义在于能让非遗传承人感受到被尊重、被褒奖,产生继续前行的勇气与动力。笔者在表彰会场看到,不少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承人身着民族盛装,质朴之中还带有些许羞涩。而正是因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尊崇感、敬业与爱业、对美好事物的专注与信念,才有了对精细手艺的传承、对传统文化的弘扬。

  推选表彰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其意义更在于引领示范,树立起非遗保护的典型。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知道,有这么一群人毕其一生,深藏功名,孜孜不倦做着一件事,守护着一种文化;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知道,非遗也是有活力与生命力的,非遗保护是有意义的,从而让非遗展现出恒久魅力,焕发出时代风采。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务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务法制网 zw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