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务法制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时政资讯 >>正文

云南昭通“三化共建”促进干部协管职能有效发挥

时间:2020-01-07 作者: 来源:

□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宇 石飞

  2019年1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罗朝峰与该市两名即将赴任新岗位的政法干部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任前谈话,谈话内容主要是对即将履新干部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坚守法治、遵规守纪提出硬性要求。

  “市委政法委领导与政法干部进行任前谈话是党委政法委履行干部协管职能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入推进政法机关公正廉洁执法的一个抓手。”罗朝峰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在昭通,党委政法委协管政法部门干部已成为硬性规定。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昭通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及云南省委《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实施细则》,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协管职能制度化、协管交流常态化、协管干部实绩化“三化”建设,有力促进了党委政法委干部协管职能有效发挥,走出了一条关系顺畅、职责明晰、制度健全、程序规范、管理到位的干部协管新路子。

  该市推进协管职能制度化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政法委熟悉了解政法干部的优势,实现党对政法工作更加直接有效领导。早在2013年,昭通市委政法委就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委政法委协管政法部门领导干部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协管范围,规范了协管干部报批、考察、谈话程序,凡是新提拔任用的处级政法干部,须经市委政法委充分酝酿,政法委书记签字后报组织部实施。政法系统处级干部人选的考察,市委政法委抽调政工干部全程参与,考察情况及时向政法委书记报告。协管干部正式任职前,都要实行分级谈话,着力解决了协管工作权责不清、程序不明的问题。

  积极推进协管交流常态化建设,着力解决协管干部出口不畅、能上不能下的问题。通过政法单位班子成员定期交流、政法部门内设机构重点岗位定期轮换、市县政法部门年轻干部上下交流,近年来,先后向市委推荐使用处级干部120余名,从基层政法单位公开遴选50余名优秀干部,选派40余名年轻干部到县级政法单位、180余名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挂职,推选60余名基层政法干部到市级政法单位顶岗锻炼。为激发政法干部队伍活力、多渠道培养锻炼干部提供了广阔空间。与此同时,推进协管干部实绩化建设,着力解决协而不管、管而不力的问题。市委政法委通过每年开展两次政法队伍调研、每季度召开1次市级政法单位政治部主任联席会议、建立完善处级和科级两个后备干部库“三种方式”,全面掌握政法干部队伍情况;通过每年开展政法单位党组(党委)政治督察、配合市纪委及市监委开展政法干部违纪违法协查、定期深入政法各单位各窗口部门以及基层执法一线开展执法检查“三项举措”,狠抓政法干部队伍监督管理;通过压实县(市、区)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组织部长直接责任、政法委书记协管责任“四项责任”,切实把善抓政法工作、实绩表现突出的干部选拔出来担任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同步建立考核管理机制,实现全市146个乡镇(街道)已配备政法委员全部配备到位、全部落实政法津贴。

  据悉,2019年以来,昭通全市政法系统实现了新增违纪违法行为、新增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零发生”目标。

  “在推进党委政法委协管政法干部‘三化’建设中,我们基层是最大的受益者。”水富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曾武红说,就水富市而言,依托党委政法委协管政法干部的制度规定,主动向市委汇报,与组织部门沟通,把握了党委政法委在政法系统识人、育人、选人、用人的主动权。按照协管交流常态化、协管干部实绩化的要求,及时把优秀科级干部下派镇(街道)任党委委员、政法副书记,专门分管政法工作,实现了基层政法专人抓、能抓好的可喜局面。因此,2017年被中央综治委授予“2013-2016年度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首次捧得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

  记者点评

  □ 王宇 石飞

  在政法队伍建设中,领导干部是关键。党委政法委是党委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实现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重要组织形式,担负着管方向、管政策、管原则、管干部的职责职能。昭通推行的协管干部“三化共建”,较好地发挥了党委政法委熟悉了解政法干部的优势,有利于把忠诚可靠、知法懂法、德才兼备的优秀政法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对加强政法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推进政法队伍建设各项措施落实起到了有力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刘一鸣8092932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务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务法制网 zw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